首页 >> 清明节 >> 正文

清明节的渊源与宜忌

来源:祝福网清明节 时间:2006/3/5 0:00:00 点击: 今日评论:
 清明节始于古代帝王将相“墓祭”之礼,后来民间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扫墓,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,是重要的“八节”(上元、清明、立夏、端午、中元、中秋、冬至和除夕)之一。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,但其节期很长,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,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。


  要谈清明节,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,现在已失传的节日——寒食节说起。 


  寒食节,又称熟食节、禁烟节,冷节。它的日期,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,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。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,不许生火煮食,只能吃备好的熟食、冷食,故而得名。 

 

   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,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。晋国公子重耳,流亡外国19年,介子推护驾跟随,立下大功,重耳返国即位,即晋文公。介子推便背着老母,躲入绵山。晋文公前往寻找,却怎么也找不到。于是他放火烧山,想把介于推逼出来。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,宁愿烧死,也不出山。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(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),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,以后年年岁岁,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,吃冷饭,以示追怀之意。 


  其实,寒食节的真正起源,是源于古代的钻木、求新火之制。古人因季节不同,用不同的树木钻火,有改季改火之俗。而每次改火之后,就要换取新火。新火未至,就禁止人们生火。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煊氏》:“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。”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,在街上走,下令禁火。这司煊氏,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。在禁火之时,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,以供食用,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。以后,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,成了寒食节,日期长达一个月。这毕竟不利于健康,以后便缩短日期,从七天、三天逐渐改为一天,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。 


  寒食节习俗,有上坟、效游、斗鸡子、荡秋千、打毯、牵钩(拔河)等。其中上坟之俗,是很古老的。有坟必有墓祭,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,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。《唐书》记云:“开元二十年敕,寒食上墓,《礼经》无文。近代相传,浸以成俗,宜许上墓同拜扫礼。”宋庄季裕《鸡肋篇》卷上:“寒食上冢,亦不设香火。纸钱挂于茔树。其去乡里者,皆登山望祭。裂帛于空中,谓之掰钱。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,遂设酒撰(zhuan,饭食),携家春游。” 


     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(寒食)斗鸡,镂鸡子(鸡蛋),斗鸡子。”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。斗鸡今多见,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。在古代,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、雕镂(1ou,雕刻)过的,十分精美。画蛋。镂蛋之俗,源于《管子》中所记的“雕卵”。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,成了寒食的节俗。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(如前述的“子福”)。 寒食打秋干,据《艺文类聚》中记,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。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。刘向《别录》记打秋千是在春时,不一定在寒食。又打毯,王建《宫词》:“寒食宫人步打毯。”牵钩与打毯等戏,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。 

 
 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,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,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。宋代之后,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。踏青春游、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。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,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。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,并保存于清明节中。 

 

    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。按主日说,约在四月五日前后,按农历,则是在三月上半月。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,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、收成,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时在春分后十五天,按“岁时百问”的说法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所以,“清明”本为节气名,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。 本来,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,到了唐朝,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,约在清明前后,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! 

 

    在墓前祭祖扫墓,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。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。东周战国时代《孟子·齐人篇》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,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,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。

 

    到了唐玄宗时,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“五礼”之一,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,“田野道路,士女遍满,皂隶佣丐,皆得父母丘墓。”(柳宗元《与许京兆书》)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。 
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,又要禁火吃冷食,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,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,于是就定了踏青、郊游、荡秋千,踢足球、打马球、插柳,拔河,斗鸡等户外活动,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,活动活动筋骨,增加抵抗力。

 

    因此,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,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,使这个节日,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,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;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,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。真是一个极富特色,非常特别的节日。 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。据载,古代“墓而不坟”,就是说只打墓坑,不筑坟丘,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。后来墓而且坟,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。秦汉时代,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。 

 

    《汉书.严延年传》载,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“还归东海扫墓地”。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、强固来看,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。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:“士庶之家,宜许上墓,编入五礼,永为常式。”得到官方的肯定,墓祭之风必然大盛。 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,扫墓是慎终追远、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,基于上述意义,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。 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。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。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。 

 

    清明节扫墓追祭先人,由来已久。《梦粱录》中记载,在古代清明节当天,“官员士庶,俱出郊省坟”。无论达官贵族,或者黎民百姓,都有清明上坟扫墓、祭祖的风俗,藉此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。

 

    那么,清明上上山扫墓祭拜祖先有何宜忌呢?

 

    常有人问,女性怀孕了还能上山扫墓吗,清明时节孕妇还是可以去扫墓,但尽量能免则免,如果非常必要的话,一定要注意路况是否崎岖不平,如果是在山路容易跌倒的状况下,孕妇走路时一定要小心,旁人也要注意搀扶随时提供协助。

 

    清明日与自己生肖的人相冲能去扫墓吗,有人不禁会这样想,扫墓是一种纪念祭祀祖先的形式,虽然自己的生肖或生月或生日与清明日的日子相冲,但这毫不响影你去扫墓,比如说,今年的清明日初九为已卯日属兔,你的生肖或生月或生年其中有一项是属鸡,鸡兔相冲,但这也是可以去扫墓的。主要表达你的祖先们的怀念与诚意。

 

    扫墓不宜穿纯色的红衣服,红裤子,或红鞋,这种带血光的颜色的服饰,要尽量避免。大家知道,自古以来丧事场合都避开红色,只宜白色,这是风俗,也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延伸。

 

    扫墓最好选择在白天,在上午或下午太阳落山之前,晚上天未明或天黑之后去扫墓,阴气太重,而且山路难走,上山不方便不安全,容易发生意外事故。不过,自古以来,晚上去扫墓的人少之又少,除非特殊情况。在白天出行时,也得注意安全出行。合理选择恰当的出行方式,避开扫墓高峰时段,避免拥挤,减缓交通压力,。

 

    扫墓之前应禁食吗,当你动身开始扫墓,有人说最好不吃食物了,当时可以不必这样,去扫墓不用那么多规柜,重要的是你对祖先们的敬念与虔诚之情,如果不吃食物,空腔上山,这是不安全的,不利身体健康,也是不科学的,但衣著整齐,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这还是必要的。

 

    文明祭扫,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,安全防火。尽量使用鲜花、塑料花等祭品,祭奠已故亲人。在规定范围内限量焚化各种祭品,不要乱扔祭祀用食品、包装物并及时清理,放入指定的垃圾收集点。不要在公墓内燃放烟花爆竹或随意野外用火,纸钱、香烛在指定区域焚烧,也不乱丢烟蒂。

 

    上山扫墓,不宜在墓地区域上乱拍照,不宜把坟地拍进照片里,也不宜在别的墓头上说些对亡灵不敬的话,比如说,某某人看到墓碑上的照片然后随口对着那坟地,说这个人怎么死得这么早,这么年轻就死了真可惜之类的话。这样的话说出来是对亡灵的不敬,对自己也不利。

 

 
   女性例假也可以去扫墓,但如果去了山上或墓地,应注意不要亲自梵烧冥币,女孩子这个时候可能身体会弱。墓地的阴气较重,不让去扫墓烧纸是因为怕在你身体弱的时候,会有不利健康及身体的情况发生。
  

    不要在清明节杀生,包括鸡,鸭,鱼,马,牛,羊,猪,等等这些牲口,特别在祭祀前,不宜用手沾血腥。


新闻评论
正在加载评论列表...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