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清明节 >> 正文

湛江清明扫墓习俗

来源:祝福网清明节 时间:2006/3/5 0:00:00 点击: 今日评论:

按传统习俗清明扫墓要培土,市民都买草皮去扫墓。 清明扫墓踏青去

欧锷

    清明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岁时百问》说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
    清明节,祭祖扫墓,是我国传统而隆重的节俗,国人尤为推崇。外出经商办企业者,可以忙到不回家过年,但无论如何,清明都得赶回扫墓,缅怀先人恩德,祈盼家和财生,子孙兴旺。明代
高启诗云:“清明无客不思家。”
    这时,往日寂静的山野,变得异常热闹,到处是扫墓的人流。老人手持数炷明香,带领子孙,来到山头的祖坟,除草培土,修整清扫,燃香压纸,焚纸宝,放响炮,顶礼跪拜,诚挚表达慎终追远的哀思。
    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雨水如点点滴滴的泪水,给扫墓带来苍凉的气氛。南宋诗人高翥在《清明对酒》诗中,作了很好的描写:
    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
    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
    ……
    此诗用夸张、比喻的手法,托出扫墓者的虔敬和悲伤,也渲染了扫墓的热闹。因为清明又是古代男女欢好的踏青日。
    据《帝京景物略》卷二载:“三月清明,男女扫墓……哭罢,不归也,趋芳树,择园圃,列坐尽醉……曰踏青。”
    扫墓后,年轻人在树间、在草地、在园圃,席地而坐,吃着带来的食物,举杯相敬,这是古代的习俗,称谓“踏青”。此是青年男女叙谊谈情的好时机。
    清明是扫墓哀怨的日子,怎么跳出踏青来?看似不可思议。其实,这是后辈传承先人香火的有效做法。那时,没有电话沟通,不能在手机上发信息,未能网上约见。踏青,相互接触,是难得的相聚。
    诗人对此多有描写。北宋的苏辙《踏青》诗云:“江上冰销岸青青,三三五五踏青行。”南宋吴惟信《苏堤清明即事》诗云:“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”江南日暖风柔,柳绿草青,百鸟唱鸣,山村水郭,酒旗轻飘,景色秀美,不是扫墓者,也到城外踏青、寻趣,场面可火热了。
    宋代的江南如此,唐代西北的长安也一样。韦庄诗道:“满阶杨柳绿丝烟,画出清明二月天。”韩愈也道: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”踏青的人,同样热热闹闹。
    踏青中发生的爱情故事,要数唐代青年诗人崔护的巧遇,脍炙人口。据《唐诗纪事》载:崔护考进士落第(后中进士,官至岭南节度使),清明日,独自踏青于长安的南庄。到一村户,见花木茂繁,因口渴,叩门求饮。有貌美女子自门缝中相问,得知所需,开门将杯水送上,随后倚在花开灿烂的桃花树旁,双目相对,情意绵绵。后崔护辞别,女子送到门外,依依恋恋,分手而回。来年踏青日,崔护追忆往事,径直寻访旧地。桃花灼灼,庭院如故,但大门上锁,空寂无人,惆怅之余,挥笔作《题都城南庄》:
    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
    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

新闻评论
正在加载评论列表...
推荐阅读